冲锋在前 勇挑重担——辽宁省荣军医院核酸采集队

  4月24日,丹东突发新冠疫情。当日下午,我院按照丹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派遣17名医护人员,组成荣军医院核酸采集队,于24日傍晚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深入各个社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迅速集结 与时间赛跑

 

 

  24日当晚,全体队员在五龙背镇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工作持续到凌晨3点,由于队伍集结突然,时间紧迫,队员们没来得及做任何准备,没有洗漱用品、换洗衣物,有的队员甚至只穿着薄薄的单衣。结束了一整夜的奋战,已经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在会议室的椅子上和衣而睡。有的队员因为寒冷、蚊虫叮咬无法入睡,就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等待黎明到来。凌晨五点,队员们经过2个小时的短暂休息,再一次集合出发了。

 

坚守岗位 勇毅前行

 

 

 

  每天的核酸采集工作要求队员们凌晨三点集合出发,有时一整天队员们也不能脱掉防护服,累了就在空地上,倚着墙眯一会。针对村里老年人多,且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者居多的情况,为提供更加便捷的核酸采集服务,核采队步行到每位老人家里开展核酸采集工作,这样一来,工作战线拉长了,工作量加大了,全副武装下的队员面屏上全是哈气,无法畅快地呼吸,还要尽量不喝水,学会“憋尿”,汗流不止,模糊的面罩,粘在身上的防护服,每走一步的艰难……,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坚守全力以赴地保障采样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结束每天的核酸采集工作后,核采队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开总结会,对当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第二天更好地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队员金京模,由于连日身穿不透气的防护服奋战在一线,得了荨麻疹;队员王旭的牙齿缝合线,由于未能及时拆线导致发炎引起牙痛。病发初期那几天,他们知道不具备治疗条件,怕给队里添乱,隐瞒病情、克服困难、忍着病痛,仍坚守在核酸采集岗位上,不曾有一丝一毫懈怠,直到被领队发现,才紧急联系我院,送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便立刻回到岗位上,继续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

 

舍小家 顾大家

 

 

  领队宫照华、队员栾秀文的孩子正读初三,队员刘晓丽的孩子读高三,孩子们面临中、高考,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节点处,可身为母亲的她们却不能在旁边支持陪伴;队员王旭孩子2岁,队员宋元丹孩子3岁,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时期,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担当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舍身忘我的救死扶伤精神,展现着荣军医院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5月7日,核采队员张海静被通知到振兴区支援,到了分配地,没想到的是在一群“大白”中,竟发现了自己老公的身影,夫妻二人共同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由于太过忙碌,没时间交流,没来得及得知对方的工作地点就匆匆分别,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两人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最动人的“相遇”,给奋战在一线的“大白”们带来了一丝感动。

 

倾情救护 用心服务

 

 

  荣军医院核采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90”后,在这次一线核采工作中,他们让大家看到了“90”后年轻人不畏艰险、积极奉献、冲锋在前、乐观向上的品格风貌,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担当。在双岭村入户采集工作中,个别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和禁止外出的封控人员,出现了突发疾病和日常药品不足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队员陈琳和曹诗悦两名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及症状的情况下为患者重新制定服药方案,对于患者缺乏的日常用药,他们也及时地帮忙联系志愿者送药上门,解决了病人的燃眉之急。队员们细致、耐心、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90”后队员们说:“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荣军医院,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能吃苦、能战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奋战中,他们充分展现了荣院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铿锵有力的青年战“疫”之歌。

 

  现在,荣军医院的核酸采集队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们希望这场无声的“战争”能早日胜利!希望天使们都能平安回家!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你们在负重前行,感谢所有在前线无私奉献的人们,谢谢你们!中国加油!丹东加油!